English

网站首页> 科研进展> 正文

科研进展

我院在紫外光探测与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10-23     点击数:

        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在导弹预警、火灾监测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传统探测器面临响应速度与灵敏度难以兼得的挑战。单向素成像技术虽在紧凑性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缺乏同时具备高速与高灵敏度的日盲紫外探测器,限制了其在深紫外光谱的应用。近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徐海阳、马剑钢教授团队在氧化镓(Ga2O3)基日盲紫外光探测与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基于能带工程理念,设计了独特的Ga2O3/AlN/AlGaN:Si(nBn++)异质结结构。其中,Ga2O3作为光吸收层,AlN作为势垒层,AlGaN:Si作为接触层。N极性AlN/AlGaN:Si界面的自发极化场诱导界面能带弯曲,在价带形成空穴势阱。该势阱有效限制并积累光生空穴,引发增益机制,同时极化场确保光生载流子被快速提取。该探测器在245 nm光照和零偏压下,实现了高响应度(0.73 A/W)、高比探测率(>1011 Jones)与快响应速度(上升时间~60 ns, 衰减时间~56 μs)的优异结合。利用该高性能探测器,团队与本院周成老师开展交叉合作,共同搭建了一套高灵敏日盲紫外单像素成像系统,通过器件-算法协同优化,成功实现了对动态目标的清晰捕捉与实时成像演示。相关成果以“High-sensitivity and fast-response solar-blind photodetectors via band offset engineering for motion tracking”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我院王宏彬博士后,通讯作者为李鹏副教授、马剑钢教授和徐海阳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的支持。

 

图1. Ga2O3/AlN/AlGaN:Si异质结能带图和电场分布

 

图2. 氮化物表面极性与异质外延关系

 

图3. 日盲紫外探测器光响应特性

 

 图4. 日盲紫外单像素成像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3683-w

 

 撰稿人:王宏彬

初审:庞博

复审:张岩

终审:王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