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住校园办公的学工组成员内有这样一张新面孔——于国栋老师,他是物理学院的副教授,是本科生课程大学物理(二)的任课教师,是专注科研、成绩突出的青年才俊,也是临危受命、主动请缨入校守护学生的兼职辅导员。
一、临危受命、主动请缨入校
3月11日,学校发布校园封闭管理通知,由于两校区办学,学院在净月校区也需要一位辅导员入校守护学院在净月校区学习生活的60余名学生。由于原来的辅导员沈宏志老师按照防疫要求,需要居家隔离,无法入校工作,一时间入校辅导员的人选成为了紧迫问题。于老师作为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连夜带着行李搬进了办公室,搭起简单的床铺,开启了校园战疫生活。
刚刚接触学生工作,于老师从最基础的信息收集和熟悉学生开始,在与沈宏志老师的密切配合下,迅速掌握净月校区学生情况。尤其是在学校实施静态管理后,更是独自一人肩负起起净月校区物理学院学生的生活学习、配餐送饭、送水送药、核酸检测、突发情况处理等工作,一个人在办公室打地铺、吃盒饭、备课上课,可谓是一位“孤胆英雄”!每当有人说“于老师辛苦了!”他总是乐呵呵的说:“别客气!现在我也是学工人!”
二、学高为师,以学生获取知识而快乐
于国栋老师学术水平高,主要从事低维体系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半导体点缺陷的计算模拟、介观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等,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入职后,一直以夯实学生物理基础、提升科学素养为目标。始终秉承“将授课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以学生获取知识而快乐”的教学理念,对关键知识节点总要尝试几种不同的讲解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于老师积极将自己所从事科研领域的学术前沿融入课堂教学,介绍课堂讲授内容在高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坚守本职,负责任地上好每一堂课
在做好组织交给的战疫任务的同时,于国栋老师还肩负本科教学工作,为大一本科生授课。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于老师利用网络资源,定期观摩名家的课堂教学,备一节课平均需要两天左右时间。在“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精心备课,提前调试设备和软件,设计教学环节。3月13日晚21:51分,教务处领导在巡查线上教学平台时发现,于老师还在独自演练课堂教学,以确保课堂内容的完美呈现。